使用者工具

網站工具


society:boss_attitude

這是本文件的舊版!


職場人都該好好的看這一篇文章

雖然喝紅了臉,你的沮喪、不平與不安,全寫在臉上了。在公司上了這麼多年班,突然一早上進公司,總務就發個紙箱給你,還站在一旁盯著你收拾東西,連電腦也不許開,收拾好了就走人。事情過了個把月,你還是氣憤難消。

你說看到昨晚的電視新聞,上千名失業勞工聚在勞委會抗議,要求政府對於企業裁員與失業率升高,提出對策。你說你也真想去抗議。

說來也巧,昨天中午我公出時走延平北路,正好經過勞委會。也曾停下來瞭解了一下抗議的訴求。所以對於他們抗議的原由,我能理解。

但當你說你也真想去抗議,我就有些話想對你說說。

你我曾在券商共事,長期研究過許多上市公司的營運,也讀過許多相同的資料,你應該還記得,許多統計資料都顯示,有七成以上的公司,開業之後撐不到三年。剩下的一半也會在後來的兩年中陸續結束,能夠持續經營超過十五年以上的公司,不到百分之三,十五年以上的,更是不到百分之一。

照這樣來算,如果我們都從二十五歲左右進入職場,六十五歲退休,四十年的時間裡,想要一直待在同一家公司,並不是一個很切實際的期待,對嗎 ? 比較實際的情況應該是,我們會經常因為公司前途無亮自行跳槽,也常會因為公司無法再經營下去而不得不離開,對嗎 ?

其實你們公司的情況,半年多前就有跡象了,老闆經營的方向不對,你也曾抱怨了半天。我還記得那時我們聊過,我問你怎麼不另謀高就,你說你試了,但是談來談去,發現薪資都沒有現職高。我講了一句很刺耳的話,你還記得嗎 ? 我說,別抱怨他了,雖然他是個不善經營的人,但至少他付給你的薪資,已經超過你的「市價」了。

其實當時我應該再提醒你,有這種現象,表示你應該趕快在自已身上多下點工夫了。你的競爭條件已經在衰退當中,繼續這樣下去,保不住工作只是遲早的事。我疏忽了,這點我向你抱歉。

曾經和一位創業成功的朋友有過一席印象深刻的談話。那已是四、五年前的事。他長我十來歲,在成功前曾經有過兩次事業失敗的經驗,負債累累。捫心自問,若我是他,恐怕再也沒有勇氣嚐試了。但他還是不肯放棄。第三次,他成功了。那日與他飲酒吃飯,已是他創業成功的第五個年頭。他說前四年的獲利都用來還了債,現在才算稍微賺了點錢。

我舉杯表示佩服,微醺的他卻按住我將到口的酒杯,問了我一個問題:「如果你上班的公司經營不善,快要倒,你會有什麼打算 ? 」

想都沒想,我說當然馬上開始找下一個工作。還開玩笑的問他公司裡還缺不缺人。

聽了我的回答,他意味深長的笑著看了我一會,才開口說:「這半年來,我到處問人這個問題,我打算問滿一百個,你是第八十六個,大家答案都大同小異。從來沒有一個告訴我:『我會去告訴老闆,別擔心,我會用我的全部家當陪他拚到底。』」

他說,失敗過兩次,他想通了這個道理:船沉了,和船一起沉的總是船長。水手都帶著剩餘的糧食、飲水,搭救生艇走了。

所以這次他的學到了教訓。績效好,該加薪就加,該發獎金就發,但績效不好,該減薪、該裁撤,他一定公事公辦,不會拘泥員工的年資或彼此的感情。因為,「如果你感情用事,顧慮那些該裁該減薪的人會不舒服,而不處理,就反而會造成表現好的人更不舒服,他們會離開你,最後留下來那些原本就該砍掉的人,公司很快就不可挽救。這不只是控制成本的問題,而且能避免人才流失。」他說。言下之意,他反省過,這方面處理不當,是他過去失敗的原因。

從那天開始,我再也不曾認為公司有持續雇用我的義務,因為我的確沒有陪老板沉船的打算。除了上班時間仍舊做好我職掌的工作,我也在自己身上下了一些工夫,做好隨時隨地可以離開的準備,不論主動或被動。還記得你曾經笑過我習慣到處面試去探行情嗎?就是因為與他那一席話。我覺得勞雇之間的關係,是一種條件式的關係,當維持關係的條件不存在,雙方都有解除關係的權力。

我們都曾幾度跳槽,在「開除」老闆的當下,也都蠻絕情的,不是嗎?

我們若指望在一家公司上一輩子的班,那得保證老闆永遠喜歡我們,我們也永遠喜歡老闆,再加上他公司永遠不會倒、能賺錢,還要我們的價值永遠不會被取代。少了上述任何一個條件,都不可能。你覺得這種情形會常見嗎?

我不是在幫資方講話。我知道有些資方是故意惡性倒閉,自己乘救生艇帶走補給,讓員工和相關往來業者跟船一起沉。不過絕大多數的創業者都希望創業能夠成功,如此一來,? ? 但自己有好日子過,還可以提供許多穩定的就業機會,養活好幾家人,甚至像王永慶,養活的是數萬個家庭的幾十萬人。創業者投入資金、時間,還有比員工更多的勞心勞力,同時承擔著因為營運能力不足、判斷不正確、被倒帳、景氣反轉等無時不刻都存在的失敗風險。失敗的結果,常常是背負沉重的債務,從此一輩子翻不了身。

平均每當一人創業成功,就有九個人失敗,而這些成功的人,平均都先失敗過兩次。連王永慶在創業早期也失敗過。這些資料,你也都讀過,不是嗎 ?

相對而言,受雇者得到一個職位,只要每天早上按時去上班,做好指定的工作,按時下班,每個月時間到了就有一份薪水可領來養家活口,如果外面找得到薪水更高、福利更好、前途更光明的工作,通常會遞出辭呈離去。而如果找到的工作薪水更低,就表示在現職上已經「超額獲利」。若是公司經營失敗,除了拿不到的薪水,沒有其他的風險。

在這樣的相對關係下,我們身為職員、勞工,有什麼資格抱怨老闆為了能夠繼續營運下去而裁員 ? 至少還發給了你離職金,沒有等到薪水發不出來再落跑。而且,他總還留了人下來,我們該不該想一想,為什麼走路的是我們 ?

曾經聽過一個很詼諧嗜酒的老頭講課,他說他平生最看不起的,是下了班就罵老闆,隔天又繼續去上班的人。你現在聽了一定笑不出來,但當時課堂上是哄堂大笑。

他說,若有本事找更好的工作,不用抱怨,走就是了。如果沒有這個本事,那就根本沒有抱怨的資格。

我真的不是在幫資方講話。只是這一個多月來,幾次聽你埋天怨地,我希望你也想一想自己是否真的完全沒有責任。你開啟了你的求職網頁,寄出了許多履歷,得到幾次面試的機會,但條件都不如你原來的工作。面對這樣的情況,你除了找我喝一杯,訴訴苦,有沒有想過外在的環境變了,你的心態也該調整 ?

現在的就業市場,是一個硝煙密佈、屍橫遍野、血流成河的殺戳戰場。你覺得已經彈盡援絕。這時候的你,該做的不是到處去嚷嚷著戰爭的不公平。這件事大家都很清楚。但仗還是要打下去。而且最慘烈的時候還沒來。你若決定把時間和精力花在抗議上,我會尊重你,但請恕我直言,那不是你現在該做的事。

你所應該做的事情,是遍尋你的身上、四周,找出任何還能使用的武器。哪怕原本用的是機關槍,現在只剩一把美工刀,但只要先守住一個小小的方寸,別被打掛,你就能繼續在戰場上存活,就有殺出重圍,看到戰爭結束的機會。

而且,不論將來的結果如何,你一定要記得現在這個經驗:永遠要不停止成長學習。別再使自己陷入武器不夠用的處境。這是自己的責任,不是別人的。拿自己的不幸去怪別人是最容易的事,但卻一點幫助也沒有。

先前我寫過一篇有關一萬元能改變什麼的文章,請你來看,我記得你看過後,表示很有同感,但我並沒有看到你做了什麼。現在可以請你再看一次,再想一想嗎 ?現在說這些話,我知道你看了心裡不會太痛快。但那種只會安慰你、哄你,任由你在怨天尤人的思維裡自暴自棄的朋友,我不會當。我若是那種人,你也不必當我是朋友。

說真的,景氣的確不好,今天我對你說的這些話,明天也許就得說給我自己聽了。

在上位者的經營態度

作者: kapasky (偽卡巴斯基) 看板: Gossiping
標題: Re: 基本工資調漲8.1% 時薪調漲 超商速食業哇哇叫
時間: Sat Apr 28 13:43:47 2007

  有兩個城市的故事,說明了資本主義不同的價值觀。這兩個城市都產金礦,但是開採的老闆態度大不相同,也決定了城市的命運。

  A城市,在開採金礦的同時帶動了商業的發展,但是給員工少少的薪水,還在城市裡面設酒家妓院讓他們進去消費,把錢花光。盛極一時的時候,這城市被稱做「小上海」。但是等到金礦開採完了,老闆吃乾抹淨離開了,A城市就迅速的沒落沈寂,回到過去。

  B城市,在開採金礦的同時也帶動了商業發展,但是給員工很多的薪水,並且和員工簽訂平等的契約,讓員工可以自由選擇去留。有不少員工離職後,便拿著自己的錢在這城市裡面開起店鋪做生意,自己做起老闆來。漸漸的人口越集越多,不少人在此安家生子。等到金礦採完了,這座城市的經濟規模卻也形成了,於是持續發展成了歷史大城。

  A城市其實現在已經不是城市,而是台灣北部一個小鎮,叫做九份。B城市其實現在已經不只是城市,而是澳洲南部著名工業區的集散地,叫做莫爾本。這兩個城市裡面的老闆都有賺到錢,也都有帶動當地的發展,但結果卻大不相同。差別只在於一個老闆只利自己,另外一個老闆不但利己也利人。前者可說頂多榮耀繁華自己一族,後者卻繁衍造福了無數後人。

  台灣大多數的老闆不用說是哪一種,大家心裡有數。

--
※ 發信站: 批踢踢實業坊(ptt.cc)
◆ From: 123.192.8.211
→ gdgy:跟臺灣的職業運動好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4/28 13:44
→ Technician:難不成當老闆還要做善事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4/28 13:44
→ urban:台灣人的心態......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4/28 13:45
推 lucifershen:嗯 追根究底是人的問題 不是法的問題                  04/28 13:45
→ urban:老闆不用作善事,但要有遠見用錢滾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4/28 13:45
→ lyuping:這就是台灣人(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4/28 13:45
推 sworddragon:推,台灣人就是都炒短線,忘記了更長遠的利益          04/28 13:48
推 u1302094:澳洲北部的金礦重鎮是達爾文港才對喲。                   04/28 13:51
※ 編輯: kapasky         來自: 123.192.8.211        (04/28 13:53)
推 kapasky:對不起  搞錯了  地理該重修~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4/28 13:53
推 regie:已經不是經濟的問題,而是文化素養的差異。老闆們都沒佛心的  04/28 14:29
推 kenro:台灣老闆都是這種德行  只會壓榨員工而不會去發展長遠        04/28 14:32
推 Ciline:老闆可以不用做善事,但要有企業倫理,不要只會壓搾員工     04/28 14:50
推 Finarfin:中肯推 台灣一堆這種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4/28 15:00
推 asure:當老闆不必做善事 所以才需要政治力量介入                   04/28 15:02
→ asure:但如果連政府都腦殘 那就完蛋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4/28 15:03
society/boss_attitude.1268385902.txt.gz · 上一次變更: 2010/03/12 17:25 由 wenpei